畲民包牛角粽
畲族狂欢节“火头旺”
畲族舞蹈《金凤呈祥》
宁德文化产业网消息 (林海云 蔡雪玲 林斌 冯文喜 文/图) 农历四月初八歌王节,又称“牛歇节”。据说在春秋时期,楚国有两位歌王,一个名叫钟子期,一个名叫钟仪。楚国乐师伯牙弹琴的曲调“大喝”和“小喝”即意在高山、志在流水,唯有钟子期能和其腔。钟子期死后,伯牙将琴擗掉并绝掉弦,从此再也不弹琴。钟仪接过伯牙和钟子期弹唱的技艺,“与之琴、操南音、东操土风”。
为了纪念畲家这两位歌王,每年四月初八都要设坛祭祀,举行歌会,大唱“大喝”和“小喝”。畲家人把这一天作为畲族传统佳节的“四月八”歌王节。而这一天又是畲家耕牛过节,同时为酬谢耕牛,“严禁鞭打以定牛魂”,还专供好草料和家酿最好的牛酒给牛吃喝。这一天牧童一遍一遍地大声唱“牛歌”:“牛角生来扁扁势,身上负着千斤犁;水牛做饭给人食,四月初八歇一时”,由此又称“牛歇节”。
5月2日,福鼎硖门畲族乡在瑞云村举行“四月八”畲族牛歇节。活动期间,现场独具特色的赛歌、“火头旺”(篝火)、文艺演出等节目吸引了来自闽东、浙南等地的畲族同胞和本地畲族群众及其来宾一万多人观看。
畲族自称“山哈”,“哈”为畲语,意为“客人”,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。畲族在古代,原指刀耕火种,以“畲”作为民族的名称,始于南宋末年,迄今已有700多年。瑞云是硖门畲族乡最多的畲族聚居地之一,距乡驻地西部4公里,聚居蓝、雷、钟、李等畲族,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,其先祖后裔于清雍正四年(1726年)迁硖门瑞云哈蟆洋、水尾等村落。畲族同胞在这里拓荒垦土、勇敢拼搏,并以歌代言,以歌传情,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创造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,至今保持其特有的民族服饰、头饰、婚嫁习俗,山歌盘唱、医药、包牛角粽、过火头旺等民俗风情,故有“畲族牛歇节畲歌满山飞”之状。